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开元寺存印度教石刻

印度教龛状石刻

“舞王相”石刻

印度教石刻

本世纪20年代以来,泉州城区出土和发现大批元代印度教石刻和寺庙的石构件,仅在海交館收藏的就达200多方,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是我国唯一发現的印度教寺遺物,其雕刻艺术之精美,則冠絕諸教,堪称宗教艺术文化的瑰宝。

大多集中于南校场、通淮门附近和城西北隅。这表明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祭坛有多处。隨着元末明初時排外风潮的爆发,海上丝绸之路日漸沒落。在当時,几乎所有外來宗教建筑全被毀于一旦。虽说印度教在泉州已经消声匿跡,但她在泉州所遺下的純粹的,浓厚的印度文化,却在泉州众多的外來宗教文化中独树一帜,最具风采。

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神话故事石刻,反映了泉州的印度教有不同的派别。其故事内容系出于古代侨居泉州的印度人、锡兰人和马八儿人之授意,而雕刻艺术及风格,则受到泉州石匠工艺的深刻影响。石刻上除可以看到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图案花纹,如双凤朝牡丹,狮子戏球、母鹿教子、海棠及菊花等图案外,几乎都有印度教神话故事,并带有浓厚的古希腊艺术风格。如十六角形石柱、半人半兽柱础石、哥林多式柱头石、半鸟半兽门楣石、莲花瓣门框石、圆弧形屋盖石、雕刻湿婆神像的壁龛石、雕花梁架石、兽面人石雕、人面羽翼石雕、人面狮身间柱石、毗湿奴立雕石像、石卧牛,以及印度风格的用蛇作为图案的门框建筑石构件。它们是泉州印度教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遗物,与收藏在印度摩杜罗博物館中的石刻,在雕刻裝飾风格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是中国与印度、希腊文化交流的物证。

1934年,泉州南校场出土一尊毗湿奴立雕像,高115厘米,戴一顶高帽,两眼下垂,鼻梁高耸,两耳垂肩,姿态端丽。有四只手:上两臂右手持圆盘,左手拿法螺;下两臂右手(已断折)伸出,作无畏手印,左手倚一根棒形矛。上体袒裸,下体似有罗衣束住,立在一个半月形的莲座上。

泉州南校场附近发现的3方印度教龛石,石刻的内容分别出自《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如湿婆的妻子多尔迦在改变形貌,战胜巨魔将其踩在脚下的神话故事;毗湿奴的妻子德斯威里,伸张其四只手臂,趺坐在一朵恕放的莲花瓣座中的神话故事;湿婆化身立定在“磨盘”座前的神话故事等。在泉州通淮门城垣附近的城基,出土一对印度教门框石,面刻两道深沟,沟的两旁各刻四行斜形莲花

瓣,两两相对。一方门框石浮刻一个身穿甲胄的武士,两耳垂肩,双手合十于胸前,右边放置一根棒形矛;另一门框石浮刻一只巨猿,左臂持一三叉矛。故事内容说的是英雄罗雄罗摩衍那在帮助苏格里瓦战胜委里,使哈纳曼仍旧恢复“猴国之王”的故事。

  此外,在泉州的津头埔、东门外、新门街、伍堡街等地调查征集到一批各种规格、纷美并呈的建筑石刻,其中有“花朵式”柱头(Capital)石2方。其一高25,广98厘米,方形平面,前后两面各刻莲瓣及十字形的花朵。两侧的花朵作对称式向下垂着;另一石高26、广86厘米,形式与上一块接近。

  在泉州出土的花朵式柱头种类很多,仍然是南印度雕刻的摹绘作品。更确切地说具有印度的希腊化艺术(犍陀罗)的特征,柱子和柱头仿照罗马式样,即科林斯柱头。中世纪印度乌耶劳尔神殿的刻柱10多根,每个柱头都呈“花朵式”,个个都有束莲向下垂着。在南印度马杜赖,斯里朗加姆等地的许多神庙里,巨大的雕刻饰以细致的艺术手法,增加了有柱的大厅和长的柱廊,那些颇有特色的柱头、柱身和泉州发现的印度教寺建筑构件石柱基本相同,稍有区别的是方块上无圆盘而已。                                                                (节选自泉州文化网)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