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开元寺存印度教石刻

“舞王相”石刻

 

印度教龛状石刻

1984年底,在距离通淮门城墙遗址约两里的东海乡下围村,发现一方很有韵味的印度教石刻。该石刻呈长方形,高47,广57、厚22厘米,用辉绿岩雕成。主体部分刻成屋形方龛,龛顶正中为一钟形雕刻装塔状的磨盘(印度语称为Lingam-Yoni),由盛开的莲花所承托。其左右各刻一神像,头戴宝冠,颈上缠绕念珠,饰有臂严,手腕套镯环;乍一看来,两神像造型极为相似,且采取同一态势,跌坐在莲座上,犹如菩萨,充满尊严和超越世俗的表情。

  当地居民传称此尊神像是释迦牟尼和观音世,并说菩萨很灵验,祭祀此石,村子不会闹水灾。但依据雕像的形体来看,所刻神像很可能是印度教破坏神湿波(Siva)或追随者,而塔状的磨盘,毫无疑问是湿婆最基本的化身(Avatara)林加。

  印度教认为,破坏之后必然要创造,湿婆虽是破坏神,但也有再生能力,所以男性生殖器是其象征,由印度教的万神殿里,湿婆的崇拜最多,形象最复杂;其相貌又有四种区分:破坏相,一个常带着兀鹰出没于火葬场所的赤身苦行者;行乞的苦行师相,几乎是裸体的:舞王相,象征着大神的最高活动能力;三面相(Trimurti)这使他能够同时展现三种面貌。

  这方龛状石刻,表现的是反映湿婆崇拜的题材,尽管神像的塑造挟带有泉州佛教艺术痕迹,很可能是呈三面相湿婆的造相,即湿婆和其主要表象林加,或者是湿婆妻子的两个化形在卫护着林加。此石显属印度教寺建筑外观的饰物,普遍嵌在内殿的层楼顶上。

  五十年代初期,已故的吴文良先生曾搜集到这种类型的龛状石。根据泉州出土印度教 寺残存构件的尺度与式样,对照中世纪南印度神殿建筑实物,可以推测出元代泉州印度教寺概略形象。           (节选自泉州文化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