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开元寺存印度教石刻

印度教龛状石刻

 

“舞王相”石刻

    1987年7月,池店旧街兴济亭壁龛上发现一来历不明的印度式雕刻。雕像上方悬挂着“兴济亭佛祖”的横布幅,旁边围护的木栅栏镌刻着对联,匾额上书:“观自在”;左右联分别为“兴凤境国泰民安”,“济万物风调雨顺”。当地村民一直坚持认定此神像为观音菩萨,是明代池店大富豪李英搬到池店的。

  经实地查看,发现这不同寻常的“菩萨”乃是广泛流行于印度的印度教艺术造型,即深受印度教教徒尊崇的破坏神湿婆的“舞王相(Nataraja)”。此石刻系元代泉州印度教寺的嵌板石:广66,高48厘米,中间浮雕着四臂神湿婆,宽胸博肩,细腰,四只

手分别拿着惯用的降魔法宝;达莫加(Damaru)鼓,眼镜蛇,长枪,铃铎(Chanta)。大神一脚踩着仰卧在地的巨魔,另一脚盘在莲座上,欲作舞蹈之状。

“舞王”湿婆的构思是中世纪南印度艺术中少数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在湿婆左右佇立的两位女神,她们是“舞王相”的目击者,可能是神妃婆婆娣(Parvati)或乌摩。印度教万神殿有对一系列女神的崇拜,其中最有声望的是湿婆的妻子婆婆娣,她常表现为不同形状,因而有不同的名称,一般被描绘成站在湿婆身旁的年轻美女。

这幅新发现的“舞王”造像,雕工精细,形神兼备,无疑是汲取印度教艺术,从南印度原型直接临摹下来的。而印度“舞王”成了中国的“水神”,这个有趣的误会至今仍然 在延续着,成了泉州特有的文化现象。  (节选自泉州文化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