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nfeng.net

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泉州四大书院]

小山丛竹书院

泉山书院

欧阳书院

石井书院

 

[儒学文化遗存]

石井书院

石井书院在晋江安海镇西整头境,前身为宋宋绍兴年间安海长者黄护为时任安海镇官朱松(朱熹之父)捐建的讲学馆所——鳌头精舍,与泉山书院、小山书院、欧阳书院并称泉州“四大书院”。

泉州文庙明伦堂旧有一联云:“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

联中“石井”是泉州安海镇在宋元及明中叶前的行政地名。联语追怀“二朱过化”的历史作用,称赞泉州的文风之盛。安海还被称为“闽学开宗”之地,朱松、朱熹、朱在三代都与之发生关系。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是宋代一位著名理学家。于宋绍兴初年(1131),首任安海镇官。公余“乃择民之秀者,充弟子员,教以义理之学。” 二十年后,其子朱熹簿泉州同安县,常往来泉、同之间,必经安海,数访朱松遗迹旧事,“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嘉定三年(1210),朱在(朱熹第三子)以荫补官,通判泉州。四年(1211),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要求,报请泉州郡守邹应龙,建造“石井书院”。“邹公应龙然其请,捐公币四十万以倡”, 并指令漕、舶二司捐助,并派朱在主持建院工作。翌年(1212)“石井书院”落成,与朱子祠合二为一。

石井书院“如州郡学之制”,中有大成殿,后有尊德堂,奉祀朱松、朱熹父子,两畔有富文、敏行、移忠、信四斋,并绘制二朱先生像于尊德堂,同堂异室而祀。此外还有杏坛、碑坊、乐轩、庑舍等建筑设施。且置学田,使生员“瞻养有田,肆业有舍”, 据宋留元刚《石井书院记》载,“制(大成)殿于中,(尊德)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栋楹层复,凡三百楹。公私经费,合四百万”,成为当时泉州地区县属建院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高等学府。诚如时人留元刚之感叹:“天下如石井者凡几!”

几百年来,石井书院历经兴毁。明成化十二年(1476)和弘治十年(1497),曾两次大修与扩建。弘治间知县罗惟于门外立石华表,匾曰:“石井书院”。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兵入安毁镇,书院被焚废。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安海复镇,又在原址建造书院。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光绪间重修。由于历代多次重修扩建,使这座学府得以从宋代以至清末,兴学倡教,历久不衰。

建院以来,多有名儒大师,出任书院山长,如宋代的顾长卿,余谦一,元代的杨相孙、陈玄,明代的陈惟白,刘绍祖。至清康熙年间,进士翰林院出身的教育大家陈檗仁,为石井书院末任书院山长。这些大家名流,为培养造就大批人才,为安海的文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书院建的早,影响也大。

清柯敦圃诗《石井书香》道是:
       “石井讹传近碧溪,宋朝书院在鳖西。
        渐峰远照门前凤,笼岫近呈墙外鸡。
        五孔泉中梵影动,四斋堂上学声低。
        温陵理学开安海,泉郡黉宫铁券题!”

据《安海志·选举》统计,建炎以前‘从雍熙二年(985)至重和元年(1118)一百三十三年间,安海已出了二十名进士。但朱熹而后约近五百年,安海及其所在的晋江县乃至整个泉州地区的文化发展,学术风气更是出现空前的盛况。这当与“二朱过化”以及历代统治阶级对朱子学的倡导密切相关。

查阅《安海志》卷二十三《选举》,以朱熹同安任满的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即朱松监镇二十余年后)为界,统计对比了绍兴二十六年前一百年(1056—1156)和绍兴二十六年后一百年(1156—1256)的科第人文,前百年进士十七名,后百年进士三十二名。可见朱松朱熹而后,科第远盛于前。安海人直接受朱熹教化的,如高禾(淳熙八年进士)字永叔,“禾执第子礼,卑以恭,文公深器之”。

学术则以研习儒家经典最为可观。《易》为《五经》之首,且最难。泉州人研究《易》学的风气,在朱熹而后,史称“天下言易,皆推晋江”。泉州历代有《易》学著作八十九人,明代居多有六十九人。安海儒生多学《易》,万历间进士黄志清著《易说》。据《安海志·选举》统计,从明·景泰元年(1450)至清·雍正四年(1726)二百七十六年间,安海共有119个举人(不包括武举),其中注明学《易》者61人,占半数以上,余者多治《诗》《书》《礼》或《春秋》。明代与唐顺之齐名的文学家王慎中,同时也是《易》学家。

                                                          (根据泉州历史网、安海在线相关资料整理)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