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泉人入

“唐山过台湾”之谜

崇台亲缘

西霞蔡氏与闽台海运

半爿缸盖盼合圆

            西霞蔡氏与闽台海运

 西霞蔡氏是晋江市东石蔡氏的一支,也是往台人数最多的一支。清初,郑成功据闽南抗清,东石为郑军据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东石又有许多民众随往定居开发台湾。而作为晋江“三湾十二港”之一的东石港,更是见证了清代东石西霞蔡氏铸就闽台海运贸易的一段辉煌历史。
  为此,记者日前专访了晋江市博物馆研究人员粘良图。作为福建省涉台文物普查中晋江片区的工作人员,粘先生从今年6月份起就清代东石港海运商贸历史进行了详细的社会调查,记者特将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此披露,以飨读者。 
  据考证,早在明末清初,漳泉沿海村民就借地缘、亲缘关系,组建郊行发展航运。《台湾通史》记载:当时“台湾商船皆漳泉富民所造,渡海贸易,一时商务繁盛,不仅运载当地土产,而且往国内各地组织渡海货物销往台湾”。又据《东石港史研究资料》中的不完全统计,东石一村的商号家行有四、五十家,船只多达200余艘,而且这些船只都是双桅或三桅的木帆船,载重几十吨至几百吨,其中可载四百吨以上的大木帆(乌槽)就有20多艘,可谓帆樯如林而繁盛一时。据地方口传及族谱资料记载,除“周益兴号”是东石发家较早、经营最成功的商号外,西霞蔡氏的“德泰行”便是之后的佼佼者之一。 
  在涉台文物普查期间,粘先生走访了东石一些西霞蔡氏村民中的民间文史研究者,并查阅了《东石珠泽户蔡氏族谱》(简称《珠泽谱》)、《东石西霞蔡氏族谱》(简称《西霞谱》)等族谱,了解到早在明末清初郑成功据东南沿海抗清时,蔡氏族人多有加入郑军者,如谱中记载十世蔡纯登就是军中一员大将,十一世蔡方爵为“经授藩前亲军二领”,之后蔡氏族人随郑成功渡台的则更多了,其后裔散居台湾各地,居住较集中的是在嘉义新塭、虎尾寮、蚵仔庄,如今在新塭还建有蔡氏西霞祠堂。 
  东石西霞蔡氏族人在对台贸易中,借助两岸亲缘关系发展得很快。西郊当时一百多户,置有大小船只20多艘,有陶记、隆记、升记等行号,谱中多有当时的商务记载。其中较突出的是建立“德泰行”的蔡树澹,他由船工起家,开米铺,置盐丘,建油坊、盐栈,造兴隆、兴晋、德发等号盐船,其仅油坊就有房屋四十余所……他苦心经营几十年,创建了一份偌大的家业,不料却被一场飓风所毁。东石蔡氏长房《珠泽谱》记载,咸丰辛酉之岁秋七月廿六,东石航船十余艘结帮往福州,每船人员都有二十余人,在福清五屿洋(也做浯屿洋)海面遭遇飓风全部沉没,德泰行当时有德泰、兴隆、德发、捷盛四艘大木帆在内,西霞蔡氏一房在这次海难中就死了64人,还有一些船工是来自不同村里、不同房份的,也散见于蔡姓其他族谱。当时的东石,尤其是西霞份一片哭声,十分凄惨,以后每年的七月廿六,家家忌日备办菜蔬设祭,以致现在还有“七月廿六,西郊小年兜”的俗语。 
  这次毁灭性的飓风灾难,不仅使西霞蔡氏族中中青壮年损失过多,也使他们在经济上因损失惨重而从此困顿不振,并退出了之后的闽台海运贸易的中心舞台,但西霞蔡氏曾铸就的闽台海运贸易的一段辉煌历史,却是不争的史实。

                                                          (资料来源: 石狮日报  记者:杨行山)

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