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连接]

洛阳江与万安渡

蔡襄造洛阳桥

陈庆甫助修洛阳桥

李五重修洛阳桥

洛阳江中的金水牛头

洛阳桥上七古亭

蔡襄《万安桥记》

洛阳桥诗选

洛阳桥技术特点

洛  阳  桥

   (一)首创“筏形基础”的新型桥基  

  洛阳江潮狂水急,江流海潮汇合处,“水阔五里”、“深不可测”,建桥时没有坚实的基岩可依托,桥基屡被摧毁,即蔡襄《万安桥记》所谓“累址于渊”

  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名桥胜谈》一文中解释这种方法说:“先在水中抛大块石,铺满桥址,形成水下一道 矮长堤,然后利用浅海里的蛎房进行繁殖,将基础胶固,便成整体。次于础上安砌石墩。”古建筑专家杜仙洲认为:“这种基础工程就是近代桥梁所谓的筏形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廿世纪五十年代建造厦门海堤,也是采用这种办法。

  (二)双尖船形桥墩

  桥长360丈,有过水孔47个(酾水四十七道),墩位48个。桥墩间距不一,视所采石梁长度而定,两墩间孔距在1丈5尺左右。为适应潮水涨退往复,采用双尖船形桥墩。桥墩长18.4米,宽4.25米,用厚重石条,横排一层,直排一层,互相叠压而成。利用巨石自身重量,使墩体受得起潮水的冲击。上下游两头作尖状,可分开水势,减少水的冲击力。

  (三)“浮运架桥”法

  洛阳桥每孔安放7条石梁,在石梁上再铺上石板成为桥面。每条石梁长7—12米,宽0.5—0.6米,厚0.5米左右,重达5.5—11吨。蔡襄《万安桥记》称“梁空以行”,在当时没有起重机的施工条件下,如何将其运装到桥墩上,是个大难题。

  熟悉海潮涨落的沿海工匠巧妙地采用了“浮运架桥”方法,即清·康熙年间河南人周亮工在《闽小记》说的“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

  首先,把开采好的大石梁,预先放置于木排上,当相邻两桥墩筑好后,趁潮水上涨之时,驶入两桥墩之间。

  其次,在桥墩上事先架设好木杆滑轮这一类简单机械,用绳索套上石梁加以牵引,调整好石梁的位置。

  最后,等到潮水下降,石梁恰好落在桥墩之上。这样一孔一孔的安装。

  “浮运架桥”法在后来修桥时,继续被采用。如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大地震后,姜志礼写的《重修万安桥记》提到“四异”。其中一异是:“大石梁折,载石补之,舟至泊于桥,四月之十八日,乘潮而上。连三日,潮俱小,舟不加浮,匠师告急……”又一异是:“设弥天之架,横木悬梁,悬空石,一石千钧,一临深渊,每逢狂风巨浪,人尽危之。自始至告成,木不摧,绳不断,石无损,无几微虞……”所体现的,就是“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的过程。

  (四)“种蛎固础”法  

  在洛阳桥建成后,利用牡蛎的石灰质贝壳附在石块间繁殖生长的习性,在石堤附近海域中和桥墩砌石之间养殖大量牡蛎,把易于散失的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宋史·蔡襄传》: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

  (五)巨型桥板  

  洛阳桥的桥板是因地制宜开采沿江巨岩凿成的,每条长10米左右、宽0.7米、厚0.6米、重约10余吨。

                                                                          (资料来源:泉州历史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