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连接]

罗城(唐故城)

子城

衙城

泉州别称

泉州吟

刺桐吟

 泉州翼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翼城在罗城外,(南)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筑,东至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成石城四百三十八丈,高盈丈,基阔八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偰玉立拓南罗城以就之,今统为罗城。”

  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称:“绍定三年,郡守游九功以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有所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西起原临漳门,沿破腹沟北岸,经马头埙沿五堡溪北岸,过浯浦桥,转北沿东鲁巷接于原通淮门。《志》云全长二里有奇,其实倍之”。

  元至正十二年(1352 泉州路达鲁花赤玉立拓建南城垣,与西南、东南两翼城合为新罗城。

  南宋绍定五年(1232),海寇王子清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刘淑智建议,建东南翼城,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因明羊马墙故址拓翼城4处;复因临漳门外潮汐涨啮,损坏城墙,令水师运滨海巨石于长沟北右半里,筑翼城以捍潮。

                                                                         (节选自泉州历史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