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连接]

子城

衙城

翼城

泉州别称

泉州吟

刺桐吟

 泉州罗城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称:罗城,相传为南唐保大中943—957节度使留从效筑也。实际上,唐故城初筑时间应在武则天久视元年(700)~玄宗开元六年(718)晋江建县之间,为夯土版筑。

  查阅文献可知,从唐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县图志》开始,就一直有关于泉州的“郭”、“城”、“门楼”、“城门”、“郡北墉之立侯楼”等的零散记载。

  在陈允敦《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泉州文史》第二期)的基础上,再次开展,形成《泉州古城址踏勘与唐故城址钩沉》调查报告(《泉州文博》第七期,1998.8

根据《泉州古城址踏勘与研究》课题组1996年9月—1997年12月对唐故城遗址的实地考察,确定唐故城周围13.2里,城区面积将近3平方公里,周以城垣,外有壕沟或天然河曲大泽为堑。因趋避地势之故,形状不规则。

    唐故城有城门四、水门一、戍楼一。

    东门(未详,疑为行春门: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

  西门(素景门):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据宋志遗文名曰“素景门”,是遗存于志乘中少数唐代泉州地名之一。

  南门(镇南门):位于南街(中山中路)南端、镇南桥之北。

东南门(旧通淮门):在故城东南,旧通淮桥(即离井桥,后称登仙桥)北,即今东边巷南口“坊脚”。

西南水门(通津门):位于故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

  戍楼:北楼,南唐保大中(943—957)改称朝天门,在今北门街孝悌巷口以南。北墉之立侯楼,是供更人防卒”“登俾击柝之所,楼下无门。因城北河曲大泽阻隔,东北沟渠、池塘、沼泽密布,荒无人烟,无路可通。

                                                                         (节选自泉州历史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