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钓鳌台远古岩画

钓鳌台位于东山县风动石右前侧黄道周纪念馆旁,为一巨大石岩坐山而起,状如船台。相传南宋末年,宋室少帝避元南逃筑“东京”于东山时,一真人坐法于此,忽然间山崩海啸,“东京”城沉陷入海,真人急念真经一脚蹬石升天而遁,故留下一处“仙脚印”。后人作“铜山十八景”诗,称其为“仙脚独步腾云汉”。其岩壁东面有民国二十四年湖南汉寿朱熙题镌:“海晏河清”;下有一口“龙泉”。
    钓鳌台临海高峙,明时铜山三大书院(崇文书院、东璧书院、南溟书院)筑于周围,文人士子常登其上,望海骋怀,击石而歌,以期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遂有前人孙尧天镌“钓鳌台”于石。

东山钓鳌台上有“仙脚桶”、“仙脚印”等多处远古岩画。

“仙脚桶”直径0.9米,深不足0.3米;“仙脚印”长约0.3米,前掌宽0.15米,后跟宽0.08米。俗传女人踩踏仙脚印,可望生贵子。 石上另有二处太阳岩画,其一外圈径10厘米;另一处外圈径24厘米,形似太阳。
    钓鳌台前另有贵子石岩画,俗名“石膣”,状如女性生殖器,周围有弯弯曲曲的小沟似阴毛。据推断为母系氏族社会时代遗物。相传未婚男子以小石子投击三次均中中心者,可得娇妻贵子。
    专家指出,以上三处岩画和闽南地区的华安仙字潭及沿海各县已发现的蹄印岩画、月亮岩画、太阳岩画、星宿岩画、符号岩画等,均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闽越族文化遗产,它们与台湾高雄万山等地发现的岩雕时代相近,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说明台湾岩画根在大陆,两地史前文化一脉相承。                         (资料来源:东山之窗)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景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