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安溪文庙

安溪寺庙 [24]

    安溪文庙前身为县学,习称孔子学,古时庙学合一,为崇祀孔子之地,故亦称孔庙。位于县城凤城镇东南隅,背依凤山,前滨龙津,笔峰拱峙,集古建筑艺术之大成,为江南现存同类建筑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素有安溪文庙冠八闽秀甲东南之誉。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文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2)。此后至清光绪,历时898年,经过三十多次的维修、重建、增建,尤其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大学士李光地和安溪县令孙镛、教渝林登虎的重建,使文庙美轮美奂更为堂皇壮观。相传他招请各地名工巧匠,

并参考山东曲阜的孔庙而建造,故庙宇宏丽,结构严整,其大门透对着笔架山,更是天工巧合。现存建筑即为康熙年间重建,又经1984、1993年两次修缮。

  庙宇系仿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用砖石砌成;五进庭院,南北长164米,东西宽36.5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规制完整。中轴线自南而北: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东西庑廊、拜庭、丹墀、大成殿、两庑、崇圣祠,围绕以围墙,布局严谨。崇圣殿左畔为训导廨、教谕廨,廨前为明伦堂,形成一个庞大建筑群。宽阔的庭院,铺有3000块石块,72根石柱,意喻孔圣3000弟子,72贤人。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重檐庑殿歇山式,平面方形,面宽、进深各三间,四周有明廊。殿内三间上方有康熙皇帝御笔“万世师表”匾额,屋顶构造都采用如意莲花斗拱,108目,喻意108文曲星。纵横交错,繁复重叠,构成八卦形穹窿藻井,悬空倒挂,俗称“蜘蛛结网”,不用一钉而拱起,负荷梁架万斤而不倾,构思精密,技巧绝伦,藻井当心间尤为别致瑰奇。

  整个庙宇画栋雕梁,描金绘彩,装饰题材以龙凤为主体,衬以人物、鸟兽、花卉。其木雕精彩,泥雕及石雕工艺独具风格。柱头的龙凤透雕皆作飞舞之状;弯枋的狮座栩栩如生;“童子吹萧引凤”神态活现,如闻其音。戟门、棂星门及各处檐下梁间,斗拱数以千计,形式多种多样,有三星斗拱、四座梅花斗拱、如意斗拱、莲花斗拱、十字斗拱、九莲弯枋斗拱,各尽其妙。梁上倒悬的莲花式、花蓝式吊简,雕工甚为别致。棂星门的莲花窗,亦有独特风格,桷板彩绘,描形图象,惟妙惟肖。

  至于石雕艺术之精湛,更令人赞美叹服。庙中廊间八根石柱为最珍贵,各高丈余,雕龙蟠于其上,张牙舞爪,怒目卷须,盘绕而上,精巧灵动;特别是两对透雕的蟠龙辉绿岩石柱,为闽南一带石雕龙柱的典范。余如陛石上的云龙戏珠巨幅浮雕,丹墀三面基石上的双狮抛球、龙鲤戏珠、云龙吐雾、八骏马、麒磷、仙鹤、牡丹、翠竹、莲花等十四幅浮雕,均精雕细琢,情态优美。甚至柱础的形式也各不同,有花篮式、果瓣式等。屋脊所饰游龙,塑工精巧。垂柱透雕,亦极具匠心。

  安溪文庙建筑法式影响深远。曾传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史的重要例证。而永春、同安、仙游、闽清、建瓯、广东揭阳等地,修葺或重建文庙,多有师范。                  (综合泉州历史网、安溪之窗相关资料整理)

上一页 下一页景区】【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