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泉州铺境宫庙

泉州铺境寺庙

    “铺境”是元代以后建构起来的城市基层政权单位和行政区划,明、清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时,泉州城内以城墙为基本范围,城下设“隅”,“隅”下设“铺”,“铺”下设“境”,民间简称为“铺境”。其功能,乾隆《泉州府志》界定三项:①“辨民数之虚盈”;②“审其财蓄之聚耗”;③反映“年岁丰凶,兵役动定”。道光《晋江县志》界定六项:①考“闾阎、耕桑、畜牧、士女、工贾休戚”之“利病”;②“立铺递,以计行程而通声教”;③“稽其版籍”;④“察其隆替”;⑤“除其莠而安其良,俾各得其隐愿”;⑥为“治教礼政刑事之施”。 可见“铺境”制是当时国家权力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为维持一个正统化的地方城市服务的。

在加强地方政治控制的同时,建基于深厚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土壤之上的泉州城厢及附郭各铺、境的宫庙(供奉铺主公、境主公)也开始发育,经过国家权力有形无形的推动和影响,至明代后期已经相当完整而活跃,清代初期达到极度发达而系统化。

根据道光《晋江县志·卷21·铺递志》记载,“城中及附城四隅十六图。旧志载三十六铺,今增二铺,合为三十八铺”。各铺各境都有自己的铺主、境主宫庙,祀奉着他们心中期望保境安民的神灵,形成号称“泉南佛国”的泉州一道独特的风景。许多民俗和民间游艺形式的形成,都和铺主、境主崇拜分不开,并且在迎神赛会的娱神活动中得到传承和发展。而祸延二百余年、波及泉南七县,导致无数平民百姓家破人亡的“泉州东西佛”恶斗,则是期望保境安民的铺主、境主崇拜走向反面、造成社会严重分裂的血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的进步,这些铺主境主的宫庙或毁或废,至今有文字可查的尚有二十余处,留存至今的也大多风光不再。

    已废仅存名者:广孝寺 惠仁寺 生韩庙 芦荻庙 惠存庙

    尚存而冷落者:金粟寺 奉圣宫 妙恩宫 凤池宫 二郎庙 龙宫庙

    尚可观可道者:铜佛寺 释迦寺 准提寺 安福寺 执节宫 古榕宫 圣公宫 熙春宫 真济宫 富美宫 铁炉庙 白庙 

                                                      (综合泉州历史网、《泉州掌故》相关资料整理)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