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中 宪 第

【泊位归舟】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巍巍的杨子山脉下,湛蓝美丽的石井海湾边,民风淳朴的古老街巷里,有一座规模宏大、建于清朝中期、具有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宪第”。红砖白石、青瓦飞脊、亭榭楼阁,经两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仍然宏伟屹立在人们的眼前。

中宪第坐落在南安市石井街上南侧。整座府第由五进五落配套双庑组成,大小房间112间。占地11亩,约合7780平方米。

    据现存的《郑氏族谱》及后来发掘的墓志铭记载,其建筑的主人是出生于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富商郑运锦。据传郑运锦少年时父母双亡,由伯父收养,家境十分困难,受尽同乡中一些富人的欺凌,后来立志创业,直到富甲一方,购置船只在厦门—台湾两地进行交易,并在台湾彰化县开设“勃兴行”商号、“勃兴港”,成为一代富商后。遂于清雍正六年(1728)回到家乡石井,建造了这座规模相当宏大的汉式府第。

一进一落一厅为前厅,厅前横悬木制金字匾额“中宪第”;二进二落二厅为官厅,用于接见贵宾之所;三进三落三厅为半厅;四进四落四厅用于供奉祖先牌位;五进五落五厅,由大石埕隔开,为家属活动场所。五厅台阶七级,双侧两排护厝直通后花园。花园中包括专供族中子弟读书用的书院、演武厅、梳妆楼、月亮潭、九曲桥、水榭、亭阁、假山、鱼池、屏风等,布局错落有致。

  作为“中宪大夫”的大厝,“中宪第”尽数显“大”,现存的中宪第,大门扇高达3.8米,宽1.9米,厚度12厘米,厅口台阶的白花岗岩中的石块长7.9米,宽度78厘米,厚度34厘米,可以想像当时把这大石块运来的不易。大厝四周红砖高墙围筑,巍峨壮观,大石柱、台阶石、均为台湾青白两色花岗岩雕琢而成,圆柱、屋上横梁、门、窗、雕屏、龛阁等杉木结构全部采用台湾名贵的杉木和楠木,历经两百余年至今未见腐蛀。 

  中宪第大门口原有一大石埕,大石埕前立一大照墙,在大石埕前还立一“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石碑,可见当时朝廷竭尽恭肃之意。星移斗转,该石埕、照墙、围墙、石碑等分别在不同年代遭受变更和毁坏。据说福建土著军阀陈国辉在修造公路时,也曾拆除中宪第的一些建筑,现存中宪第的大门口,已改建成现代的商业街道,但记者能在大门的西侧,看到南安市人民政府竖立的“中宪第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一方。

据泉州国立华侨大学陈允敦教授编写的《泉州古园林钩记》中有关中宪第的记载:“演武厅后山坡一片,辟为园林,因其建筑皆用土墙,故至解放初,即坍塌一空,其假山系湖石所垒,仍得屹立。大炼钢铁时期,湖石全数被拆充作助溶剂,故现存者仅该园北缘‘半月池’一泓,其他构筑仅存废墟一片耳。”后花园梳妆楼已倒塌无存,演武厅被用作收购旧电器之所,书院亦已倒塌,西侧围墙被新型高楼建筑占用,书院大门石静静地躺在埕中,显得十分无奈。经后人重修的观音殿(万化堂),大门双侧的砖雕已斑驳脱落,侧门上红砖花格窗也显得破旧。

    “中宪第”郑氏一脉繁衍至今十多世,其间人才辈出,不乏历史上和现今的才华学子、统军将帅、国家重臣、高层领导、精忠壮士、科技精英、海外巨商等,这些优秀人才遍布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各自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进步和文明默默地、无私地奉献。             (节选自泉州晚报)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