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珠泽蔡氏的旧船坞

西霞蔡祭“王爷公” 

【传说】差牛去找马

            玉记蔡货栈

【摇篮血迹】

    东石蔡氏二房玉井份的“玉记行”,从咸丰年间至民国时期,经营了近百年。
    玉记开创于咸丰八年(1858),一开始只置有商船“瑞合”号,到了同治十三年,就连续购置了“瑞荣”“同春”“万春”“茂春”四艘大帆船。每船有二三十名船工,从事“南糖北运和北丝南调”贸易,足迹遍及台湾、新加坡等地。直至民国初年,当时的帆船从闽南载砖头、石柱、石碑、竹器、瓷器等货物到南洋,返航时因无货可载,就载回当地的木材,如作船桅、船舵、船锚等用的硬木;一支八丈长的船桅,在新加坡买数百元,到内地可卖数千元。
    当时“玉记行”有“新泰兴”号大船。疑与1822年在印尼海域失事的沉船“泰兴”号有关。1822年1月,“泰兴”号在印尼沉没,当时船上载有近2000名乘客、船员,以及价值连城的中国陶瓷,这些陶瓷大都产自德化。1999年5月,英国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在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发现了“泰兴”号遗骸。长50多米、宽约15米、重1000多吨,是当时少有的巨型中国帆船。“玉记行”的“新泰兴”号或者因“泰兴”号失事,而将新购置的商船命名为志。
    东石第四居委会海路1号,是当年对台贸易货栈,斑驳的砖墙,诉说着一代海商的兴旺与衰落。“玉记行”兴旺时的帆船南下北上、往返穿梭;北至烟台、天津、营口、大连,南到台湾、南洋等地。民国五年,船队航行到新加坡,8艘帆船中有5艘是“玉记”的。每艘三桅木帆商船长十八丈,需要船员30人驾驶,可载7000包大米,每包160斤,全船可容一万多担,是福建最大的帆船。
    玉记创始人蔡树叶的后人蔡福藩保存着一叠发黄的文书契约,里面有 “光绪二十七年,‘玉记号’向泉州黄某购置船只一艘,费银三千六百三十两五钱,往南北生意贸易”的文字记录;有记录花山宅新厝、旧行、典当、布店等产业经营情况,以及11座三间张大厝,每座费银一千二百两的文书。
    在海路一座崭新的楼房里,蔡福藩老人还带领我们去观赏一张其祖先置买的“七巧桌”。该桌由7块小桌组成,用加冬木作框,酸枝木作面,雕刻精致。桌面总长185厘米、宽58厘米、高102厘米,可拼出108种图案,是蔡氏祖先用高于一座房屋的银钱购来的。由此,可看出“玉记行”的殷富。

民国二十六年,抗战爆发,日本封锁海港,商船无法出洋贸易,商船大都停在船坞中,船家无法过活,只好拆毁船只当柴火烧。 “有船没港路”,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俗语,说的就是此事,可见当时船家的痛苦和无奈。台湾布袋镇定居的许多居民,自称东石玉井海埔人,其先祖蔡层石,于明代万历年间,率领子弟侄从东石玉井户东渡台湾围垦海滩,建渔场。清末台湾被日本占领,与大陆交通来往时续时断。“有船没港路”,更是许多台湾宗亲因眷念故土,有家归不得的感慨。

    抗日战争结束后,闽台交通一度恢复往来。1948年,蔡福藩的叔父往台旅游,一天在布袋镇某饮食店小点,店主人蔡世显见其衣服穿着,问:“友是否从唐山(旧时对大陆习惯的称谓)初来台湾的?”

    答:“是。”

    又问:“居住何地?”

    答曰:“晋江东石。”
    蔡世显顿时欢天喜地,热情招待,并说他祖上曾嘱是东石玉井柚花脚移居台湾的。他随即上楼拿出珍藏簿记,那是当年日本侵略者强制汉人同化,查抄族谱时,祖上冒着生命危险记录家史,流传下来的。翻查祖上姓名蔡崇,原来是清朝嘉庆年间(1820)到台湾谋生,有二子:文癸、文在。之后,蔡崇在台湾病故,怀念故乡,嘱文癸文在兄弟,若有机会,寻祖找根之心不能忘记。想不到事隔130年,人易五代,亲是骨肉,情是手足,同宗之人,巧合聚会,尔后相邀前往新坦溪尾山,拜祭祖墓,一时传为佳话。
                                 (节选自海峡都市报05050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