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f.nease.net

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江 东 桥

    江东桥,原名虎渡桥,位于九龙江北溪下游漳福公路干线上,西距漳州16公里,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与惠安洛阳桥、晋江安平桥、福清龙江桥合称为“福建四大石桥”。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近年又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的石梁桥,足见江东桥工程之雄伟。

江东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居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原是一处津渡渡口,因“在郡之寅方”,寅虎,故称虎渡。这里两岸峻山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眩目怵心。正如宋代黄朴在《虎渡桥记》中记述:“渡当溪海之交,飘风时至,篙师难之。”同代陈让也在《重修虎渡桥记》中描述江东水:“东奔如雷霆,入地深不可测,则立址于重涛悍流之中,似非天匠鬼工,莫能措手。”这些历史记载,说明这里渡江、架桥之艰险。

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郡守赵逖伯在这里以联艘建造浮桥,开此处造桥历史的先声。但这种浮桥“摇荡掀簸,过者凛容”,且经风雨摧损,疲于屡易。嘉定七年(1214)郡守庄夏始于此垒石为墩,建造木桥。据说在垒石墩时,因水深流急,抛石都被冲散,屡抛均未奏效。一天,忽见老虎负子过江,游过一段急流,即栖息片刻,再游再息,终达彼岸。建桥墩工匠,见景忽悟,则沿老虎游息路线,进行勘探,发现虎游一线,水下有石阜。于是循虎游踪,选址筑墩,铺梁成桥,并以木、瓦盖顶,以护桥面。当时命名“通济桥”,又称“虎渡桥”。桥成之后,虎渡化险为夷。正如黄朴在《虎渡桥记》中说:“今兹入境,乐其有成,屏车从桥,凭高眺远,樵歌牧吹,相属于道……诚一方之伟观也。”

    宋嘉熙元年(1237)木桥被火烧毁。漳州郡守李韶倡议改建石桥,并捐私钱50万。里人吏部尚书颜颐仲和故守庄夏之子梦说襄成之;再拨政府库钱万缗;又发动和尚廷睿师徒四处募款以济。由郡人陈正义董其事。历时三年又一个月,花钱30万缗。造成的石桥“其长三千尺,址高百尺,酾水(桥孔)一十五道,梁跨于址者五十有八,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东西结亭以憩往来者。”至此,虎渡桥夷然稳定百数十年。后经元、明、清各代,石桥又屡毁屡修,据史书记载共有十余次。

特别是明嘉靖十六年(1537),大巡李翔谋建石梁桥,由郡守孙裕组织施工,不久,因调职未建成;十八年代巡侍卿王石沙再拨帑兴修,并由郡守顾四科募民施工,经群众努力,隔年冬,新建的石梁桥即告落成。“石梁长八十尺,宽厚各五尺;酾水一十一道,一道三梁,疏之以广其道,以板石横弥其缝,广二十尺,长二千尺,皆新制也,址仍其旧。”梁石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最重的近二百吨。在古代要开采如此巨大石梁,其难度是不可设想的,而拿什么办法,用什么工具,运到江边,架上桥墩,至今还是一个谜。架这样的石梁,“上重下坚,相安以固。涨不能没,湍不能怒,火不能焚,飓不能倾”。实是建桥史上的奇迹。
    江东桥自肇建以来,历时700余年,几经兴废。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可以从桥底下看到。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江东桥这座建筑技术极有成就的石桥,不但在我国桥梁史上久负盛名,而且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有显著地位。建国以来,它吸引了不少著名科学家和桥梁建筑专家前来考察研究。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62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教材之一、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书中,第一章就提到:“虎渡桥重达二百吨的石梁,工匠们如何把它们架上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英国的李约瑟博士亲临考察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文中幽默地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并评价:“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和国外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同它相比的。”由此可见江东桥这座古建筑物的成就及其影响之大。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