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f.nease.net

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漳州明清牌坊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

漳州市芗城区北起中山公园、南到修文路,东界延安南路,西至青年路一带,是古漳州府城的中心地带,其间的台湾路、香港路,至今保留着大批明清时期的古市井、古民居建筑群,形成充满浓郁古韵的历史街区。

台湾路  古时叫“府前街”,以位于漳州府衙前而得名。全长近300米,东西走向,140间店铺。东段为骑楼式店面,上个世纪初,这里雨伞店云集;中段是典型的中西合壁式建筑,一派“南洋风情”;西段是闽南风格民居,有天益寿老药铺、大同文具店、金可行布鞋行等各类老字号。

台湾路141号的天益寿老药铺,创办于清末,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药店创始人姓陈,漳浦赤湖人,14岁到漳州今青年路天宝堂药店做伙计,后娶店老板的女儿为妻,另立店面,主要销售片仔癀、龙胆丸、药酒及中西药。陈老板去世后,其四个儿子秉承父业,认真经营,使药店生意日渐红火,后出资筹建崇成、崇进学校(现芗城区实验小学)。抗战胜利后,又与金可行布鞋行和资投建光明戏院(今大众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后为国有企业药店至今。现天益寿药店创始人的后裔有200多人,一部分居住在芗城区内,一部分散居于港台及东南亚一带。

金可行布鞋行,创始人蔡居安,龙海市颜厝镇下半林人。清末来漳谋生,在双门顶补鞋,而后在台湾路155号旁开一家补鞋店。经过几年努力,买下台湾路136140号店面开创金可行布鞋行,生产各式布鞋,销往漳浦、广东一带。其后裔现居今漳南道巷1号,还有部分后裔散居美国旧金山和我国台湾省。

在台湾路的一条小巷徐厝巷里,有一座建于明末清初,面阔三间,进深两进的徐氏家庙,供奉着漳郡徐氏祖宗的灵位。

与台湾路交叉的老街叫始兴路,其北段俗称“府埕”,即原漳州府衙门前大街,历来是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五香、锅边糊、蚝面等远近闻名。其南段俗称“石路”,是漳州市区仅存的石板路面。

香港路  与台湾路相交,自唐宋至清末,一直是漳州的城市中轴线。优越的城市中心位置,与九龙江水运相距不远的交通便利,使香港路成为历史上漳州城内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沿街两旁全是上为住宅、下为商铺的骑楼式建筑。街中至今保留着两座明代石牌坊:“尚书坊”和“三世贰宰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香港路尾相接的修文西路,有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的漳州府文庙,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明清历史街区古风古韵保存完好,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资料来源:王龙主编《漳州导游词》,有删节)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