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风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发表评论 编读往来

[相关链接]

 

 

       

                       弘一法师在厦门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杭州人。出家前即以文艺大家驰誉于世。早岁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攻西洋油画,旁及音乐、戏剧、诗词、书法、篆印等,于艺事无不精。回国后,值辛亥革命,初任《太平洋报》编辑,并与诗人柳亚子、胡朴安等创办“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其后应杭州浙江第一师范聘,教授国画、音乐,先后七年,造就艺术人才至众。著名画家丰子恺即其入室弟子。期间又与吴昌硕、叶舟、马一孚等交游,加入西冷印社,博学多能,名重一时。艺事之暇,深究内典,信解日增,遂发心出家,披剃于西湖虎跑定慧寺,法名演音,字弘一。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近代中国佛教,自清末杨仁山居士倡导以来,由绝学而蔚为显学,各宗大德,阐教明宗,各擅其美。其以律学名家,戒行精严,缁素皈仰,薄海同钦者,当推弘一大师为第一人。”

1932年,闽南佛学院礼聘弘一法师来厦讲学。至1938年止,先后讲演的有《人生之最后》《改进实验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闽南十年之梦影》《最后之□□》《授三皈依之大意》《净土法门大意》《净宗问辨》和《万寿岩念佛堂开堂纪念》等

弘一法师在厦门期间,曾为高文显编著的《韩》一书写序,文曰:

癸酉小春,驱车晋水西郊,有碑矗路旁,题曰“唐学士韩墓道”。因忆儿时居南燕,尝诵诗,喜彼名氏,乃十五年后,七千里外,遂获展其坟墓,因缘会遇,岂偶然耶?余于晚岁,避居南闽,偓以僻地亦依闽王而终其身。俯仰古今,能无感怆?尔者高子胜述,摭偓遗事,辑为一卷。余览而善之,略述所怀,亦其端云。

后来,弘一法师又为该书重撰一序云:

唐季变乱,中原士族徙闽者众。偓以孤忠奇节,抗忤权奸,既遭贬谪,因隐闽南,蔬菜修禅,冥心至道。求诸季世,亦稀有矣。

胜述居士为撰偓传,以示青年学子,俾闻其风者励节操,祛卑污,堪为世界完人,渐次重修佛法,则是书流布,循循善诱,非无益矣。夫岂世俗文学典籍所不同日语耶?

撰录既竟,为题其端,爰志赞喜云。

                                                                岁集鹑尾秋暮  晚清老人居弗林

弘一法师再闽南期间,还写了许多疏铭传记,如《厦门万寿岩瑞山禅师传》《了识律师传》《心灿禅师传》《法空禅师传》《本妙法师传》《记陈敬贤居士轶事》《记厦门贫儿舍资请宋藏事》《庄闲女士手书法华经序》和上述《韩偓评传序》,以及一些书简。

19373月,应会泉法师之请,弘一法师移锡万石岩。其间还曾应请为厦门市第一届运动会撰写《会歌》:

禾山苍苍,鹭水汤汤,国旗遍飘扬!

健儿身手,各显其长,大家图自强。

你看那,外来敌,多么披猖!

请大家想想,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

到那时,饮黄龙,把国事担当;

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

会歌写在日本军国主义者日益进逼中华大地,抗日战争临将爆发之际,他的凛然民族气节,“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跃然纸上。

有人看到形势日紧,劝他转往内地,他说:“因果分明,出家人何死之畏!”他干脆把在厦居室命名为“殉教室”,明确表示“时事不静,仍居厦门,倘值变化,愿以身殉,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他勉励闽南佛学院学僧“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并以此为口号手书数百帧分赠各寺院,一面解释“佛者觉也,觉了其理,乃能逝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法师还赋《红菊》一诗以明志:“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

弘一法师这些言行,超越了佛教徒“慈悲为怀”和“涅境界”,回到了俗世来,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大无畏的高风亮节。                                          (资料来源:《话说厦门》 编著者:林沙)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专栏】【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