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征倭诗刻

厦门是祖国东南门户,历来是反抗侵略的前哨。岛内外岩峭壁,留下许多抗击倭寇、攻剿红夷(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的摩崖石刻。

征倭诸将诗壁  在天界寺长啸洞东壁,行书直写,共三首:

第一首是神机右副将军后军都督施德征抗击倭寇时所写的七律:“偏师春尽渡澎湖,圣主初分海外符。鼙鼓数声雷乍发,舻百尺浪平铺。争传日下妖氛恶,那管天边逆旅孤。为道凯歌宜早唱,江南五月有莼鲈。”勉励将士早打胜仗,好回家吃莼羹和鲈脍,过太平日子。

其他两位将军的诗,响应主帅号召,同仇敌忾。李杨诗中有“风生画角千营北,月照丹心一剑孤”;徐为斌诗中有“万里艅艎莹斗列,蔽空旗彩霞铺”等句,描写了明朝水师整装待发的雄姿。

万寿岩抗倭名将诗刻  万寿岩左近摩崖留有明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诗刻各一方。

戚继光诗:“万仞峰峦耸目前,不须雕巧出天然。露涵石灰生春色,炉热檀起瑞烟。自信明峙无隐逸,还疑僻初有神仙。公余正好谈玄妙,又统三军过海边。”

俞大猷诗:“幽宫屹立梵宫前,片石呈奇瓦俨然。峭壁罅虚寒漏月,博山香热暖生烟。高僧煮茗能留客,樵子观棋每遇仙。说罢禅机登绝顶,恍疑身在五云边。”

南普陀征倭诗刻  南普陀最早的石刻是明嘉靖十六年(1537)三月的一首诗刻,题诗人名已风化难辨,诗云:“敕吏出金台,江山绝尘埃。乘槎过海岛,经壑入蓬莱。碧印波心月,绿封洞口苔。挥毫题石去,万里海天开。”                                                                    (资料来源:林沙《话说厦门》)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