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闽 南 佛 学 院

    民国初年,对任何加强寺僧教育,提高僧迦的佛化素质,成为佛教界缁素人士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1924年,转逢和尚献南普陀寺为十方丛林后,即与首任方丈会泉和尚发起创办闽南佛学院,是为福建省第一所新型的佛学教育学府。其后十多年间,厦门又先后创办闽南佛教养正院、万石佛学研究社,并筹办厦门景贤佛学院。抗战胜利后,在太平岩开办觉华女子佛学苑、厦门佛学会等佛学教育研究机构。

    南普陀寺内的闽南佛学院成立于1925年。首任院长是祖籍同安的会泉法师,副院长为常惺法师。同年秋开学时,招学僧74名,籍贯江浙一带居多,闽南、岭南籍次之。分设普通科和专修科两个科级,还另设小学部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僧就读。1927年,到上海礼聘太虚法师为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第二任院长。

    1929年,闽南佛学院与武昌佛学院同时定为中国佛教最高学府。武昌佛学院又叫世界佛学院,设汉、英语系、佛教图书馆等;闽南佛学院亦称世界佛学院,设汉、日语系。抗战时就已培育200多学僧,有许多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师。

    1930年,太虚大师在学院里增设研究部,让毕业的学僧继续深造,进修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三十年代初,佛学院还聘请弘一法师讲解戒律。弘一法师强调,要让正法久任,必须加强纪律和威仪。这期间,为佛学院全盛时期,各地许多学僧慕名而来。

    1933年,常惺法师继任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1936年常惺法师任期满,由性愿法师代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不久,因抗日战争爆发,接着厦门沦陷,佛学院几乎停顿,只在1940年和1943年招收学僧33人和25人。日本投降后,佛学院停办。

    在厦门沦陷前后,佛学院法师和学僧都表现出高贵的民族气节,其中首推弘一法师,“誓与寺院共存亡,颜其居曰:‘殉教堂’”,并书“念佛不望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以互勖。在厦门沦陷前四天,在众人劝说下,他才离厦赴漳州。性愿法师借聘到菲律宾。会泉法师和宏船法师拒绝出任日伪组织,乘隙到香港,转往新加坡,在南洋各地讲经。转逢法师则展转于南洋各地和缅甸、印度,一路弘法,一路宣传中国的全民抗战,募集捐款,支持国内民众的抗日斗争。1943年,会泉法师圆寂于马来西亚槟城沙香林,临终前嘱咐上首弟子宏船法师:“带山河归还,移葬祖国。”1963年,宏船法师将会泉法师的舍利移葬于南普陀寺后。塔前护栏门柱,有弘一法师生前写的一副对联:“会心当处即是,泉水在山乃清”,以颂扬会泉法师的德高望重。

    从1925年至1937年的12年间,闽南佛学院计招收学僧200余人。这批学僧遍布海内外,有的从事佛学研究,成为当代海内外知名的大法师;有的住持名山巨刹,成为振兴佛教的栋材。目前有些丛林寺院的高僧,也是当年闽南佛学院的学僧。

1984年,人民政府关心佛教教育事业的继承,批准复办闽南佛学院。首先恢复的是当年弘一法师倡办的佛教养正院,培养基础人才50人。1986年春,闽南佛学院正式复办后,即分设男、女两个院部。男院部设在南普陀寺院本部,女院部设在万石莲寺内。两个院部分设养正院(初级班)、预科班、本科班、研究部等四个科级层次,共8个班。学科设置,分设政治思想课、社会文化课和佛学理论课等三大科目。社会文化课又分中文、中国史、哲学、外语等科目。至1992年学员总数已达250多人,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并有三届毕业生149人走上工作岗位。

    佛学院过去曾出版过佛教期刊《佛教公论》《现代佛教》等。复办后,1989年出版《闽南佛学院学报》。佛学院还根据多层次的需要,设置六个系科:有培养高级佛学研究人才的教学师资系,有培养能独立住持寺庙各种法务活动高级人才的教仪系,有培养塑绘佛像、菩萨等技术和理论的艺术人才的艺术系,有培养寺庙初级医护人才的医疗系,等等。

                                                         (资料来源:《话说厦门》 作者:林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