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风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发表评论 编读往来

 

[相关链接]

 

两个石井镇和两座安平桥

石井津开双石井,安平渡架两安平。

  此联所云为泉州石井海门内有两个石井镇和两座安平桥。这方小小海隅,竟有两镇两桥同名,只怕是难有的事吧!

  南安石井镇,地处南安最南端,东与晋江东石隔港相望,并与东石白沙夹峙而形成大盈港、安海港的海门。《南安县志》载:“石井乡系四十三都,朱韦斋监税处。二石夹立海沙上,其下为盘石,泉出小窦,流而为盂,深不盈尺,掬尽辙盈,潮来没焉,潮去则淡。有石井宫,匾曰‘石井’,系宋进士吕大奎书。景定五年岁次甲子(1264年)诏立。”石井古镇地名由此而得。现古地名牌仍立于刻有“海上视师”四字的巨石上,成为该镇一处文物景观。

  晋江安海镇,古称安平镇,也叫石井镇。据《闽书》、《晋江市志》、《安海志》记载:“元二年(1087年),泉州开港,安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州遣吏催税于安平,号曰‘石井津’。”“建炎四年(1130年),安海设置‘石井镇’,吏部郎朱松首任镇监。安海建制由此始。”《安海志》又载:安海码头有一眼自然形成的石泉深井,井水清冽甘美……石井畔设立津卡,摧客舟税,称“石井津”。今遗址尚存。

  石井、安海两镇虽以不同自然景点为地名,但实际上是同一个镇,因两镇所沿用的掌故是同一历史事件,即宋代朱松(韦斋)监税于石井镇。

  安海与水头、石井地缘著名古港之滨,因区位优越,海市繁荣,共同使摧税“津卡”升格为摧税“镇”,成为创建安海港辉煌不可分割的载体,为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南安石井镇后来一直以“石井”为名,而晋江石井镇历宋、元两朝,明恢复为“安平镇”,清改称“安海镇”。同一区域出现双石井,反映出宋时石井湾内海贸兴盛。

  巨量货物的集散促进滨海陆上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海港东畔的安海,当时还是从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半岛,陆路只有北面经曹店至五陵通州治的车马大道,与南北大官道的连接则专靠舟渡。那时,安平渡“方舟而济者日千万计”,但“船交水中”时有不测,“大为民患”。其中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竣工的安平桥,横跨于安海、水头海湾,长达五华里,号称天下第一长石桥,成为晋南交通要冲。

  但实际上,安海与官道间的人、畜、车辆、货物流量之大,绝非一座安平桥所能疏通。无独有偶,安平桥之侧曾并列着另一座安平桥。《泉州府志》(旧版)载之甚详:“镇安桥在三十九都,旧为东溪渡,宋淳熙九年(1182年)里人杨春卿始建石桥,长三百余丈,淳三年重修。”史无虚载,镇安桥建架于安平桥北面约三华里的水头林乡地界,现虽无遗址可寻,但文革前尚有废桥墩在。

  凭安平、镇安两座长石桥的建筑时间相去只有31年,而且并列建桥于相距仅三华里的同段海港,可知宋时安海、水头一带海贸进入鼎盛阶段。

  镇的设置、桥的建筑,都是历史进程中鲜明的印记。宋代的两个石井镇和两座安平桥,为泉州“海丝”增添夺目亮点是毋庸置疑的。                                               (资料来源:安海在线   作者:吕荣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