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nfeng.net

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儒学文化遗存]

安海朱祠

安海朱祠又名“朱子祠”、 “二朱先生祠”,是安海民间为纪念朱松,朱熹父子而建的。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是宋代一位著名理学家。于宋绍兴初年(1131),首任安海镇官。在监镇任内,政绩显著。公余之暇,“乃择民之秀者,充弟子员,教以义理之学”, 深得人心。其时安海长者黄护在镇西鳌头境捐建一所镇廨,并于廨畔筑一所鳌头精舍,作为朱松讲学馆所。后来,其于朱熹为同安主簿,“屡过此(安海),见其老幼义理详悉,遂与论说,士因益勤于学”,而使“民沾其德,咸知向学”。由于二朱在安海讲学,“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 。这就是安海得以“开理学之先河”,“闽学开宗圣地”之称的由来。由于斯时文教昌旺,文风鼎盛,安海也就成了文化古镇。

乾道年间(1165—1174),朱熹的学生傅伯成(隆兴元年癸未科进士),为感念朱氏父子对安海倡教兴学之功绩,便于鳌头精舍辟建为“二朱先生祠”,并绘朱熹父子画像奉祀。嘉定三年(1210),朱在(朱熹第三子)以荫补官,通判泉州。。嘉定四年(1211),镇官游绛应安海士民的要求,报请泉州郡守邹应龙,建造“石井书院”。“邹公应龙然其请,捐公币四十万以倡”,并派朱在任主持建院工作。翌年(1212),在原朱子祠的基础上扩建的“石井书院”落成,朱祠与石井书院,实际上合二为一了。

安海民间,因为感二朱(其实是三朱)过化之功,便习惯上把“石井书院”称为“朱祠”,至今周围居民区的地名乃曰“朱祠口”。现遗址的门台,大殿以及西廊庑舍仍存。在大门的上面,悬一巨匾,上书“朱祠”二字。跨进大门,走过石庭,上石阶,步入大成殿,只见朱柱矗立、往日气派,依然犹存。

    朱祠,是安海兴学倡教,人才辈出的发祥地,是安海文明的标志古镇的象征。

                                                                  (资料来源:安海在线)

上一页 下一页专题】【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