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nfeng.net

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郑成功与惠安崇武

泉州市惠安县的崇武镇,位于北纬24°53′,东经118°45′,地势起于大雾山,经盘龙山,由青山出海,形成半岛而夹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
由于福建为东南沿海的战略要地,而惠安和海澄、厦门、东山一样是福建战略要地的一环,互成犄角,相互掩护。如果说,福建是东南沿海要地,泉州是福建的心腹地段,惠安是兴泉的咽喉。而崇武在其东南,耸峙海峤,有明建古城,岬角双峰屏立,形势险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重地。
在郑成功的抗清活动中,在其建立和巩固金厦根据地、恢复闽省过程中,惠安崇武是郑军的重要粮饷来源地和抗清的军事据点。因为崇武除军事地理形势重要外,还是惠安县的粮仓。
崇武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立后,即驻重兵守防。三年后建立粮仓,崇武为渔村,原非粮区。后因成为军备要地,常年驻扎重兵,故于此建粮仓,储粮备战。因此,郑成功必然要先夺取这一据点。
《崇武所城志•城池篇》记载:“顺治八年(1651)所城复为海藩郑成功所破,竟日掳掠,其惨尤甚。”崇武因粮仓丰实,位置重要,为清郑必争之地。
惠安崇武这一军事重镇,地居福州与厦门中点,既是清郑双方反复斗争的中间地带和必争的海防据点,又是双方海战的战场。
明永历二年以后,为巩固和扩大金厦基地,郑军经常进出惠安崇武与清兵开展激烈的争战。据《先王实录》载:

永历六年(1651),五月初四日藩督大师掠永宁崇武二城,所获颇多而回。

永历六年(1652)四月,成功令陈辉为帅,督水师御清巡抚官永贵救漳攻厦之师,十日遇于崇武,辉大胜,清兵由崇武登岸而回。夺其大船十余只。

永历七年(1653)十一月,遣前锋镇赫文兴……,率辖镇往惠安、仙游等地方,征饷三十万。永历七年十二月,本藩亲统戎旗等官兵巡到南安、惠安,讨叛逆顽寨而回。

永历八年(1654)中提督[甘辉]同北镇等袭破惠安县。

永历九年(1655)清郑和议不成,成功于六月下令堕毁安平镇、漳州府及惠安、同安县城,使虏无城可恃,以便追杀。

永历十四年(1660)四月初四日,郑成功遣中冲镇等五镇,合舟宗抛泊崇武,堵御泉港并上流虏船。五月廿五日传令“援剿左镇扎崇武”。

郑成功逝世后,子郑经继续抗清,郑经趁“三藩之乱”派兵入厦门,取同安,攻广东,占漳、泉、潮三府。其时,惠安崇武成为清郑激烈争战之要地。《福建通纪》及《台湾外记》记有如下情况:

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刘国轩略取南安、惠安等地。

康熙十六年(1677)正月,清兵南下,占领惠安。二月攻陷泉州。康熙十七年(1678)郑军攻陷惠安,围困泉州。九月,恢复惠安解泉州围,但惠安沿海一带仍为郑军所控制。

康熙十八年(1679)清郑双方开始在福建进行决战。

清郑双方海上主要战役为“海坛海战”和“崇武海战”。当时在海坛、崇武沿海一带,郑军原有朱天贵统率的水师200余号驻扎。十八年十二月,清军大集舟师准备进攻金夏,郑经又增拨师船100号北上堵御。分泊海坛、南日、湄洲、崇武、臭涂一带。双方投入海坛、崇武海战实际船只各约300号左右,官兵约30000余人,实力不相上下。

战幕拉开后,清兵在康熙十九年二月初四日获胜,郑军退据崇武。清万正色利用崇武海战,乘虚袭击攻取厦门。二月二十日,乘风率军扬帆南下,于崇武海域清郑双方列阵对峙。大战后,清军又胜,遂克崇武。崇武一失,厦门屏障已去。郑军眼见清军将水陆合攻,两岛难固,因而决定退居台湾。

惠安人参与郑成功抗清复明斗争较为著名者,有沙格王忠孝。王于永历元年、二年(1647—1648)间在惠安、莆田组织义勇兵响应郑成功,后成为郑军抗清的一支主要力量。崇武何中俊称“何大汉”,通音律,善诗,随郑军到台,后从郑克爽归清。《崇武所城志》中,记载崇武人参加海坛和崇武两次海战,以及攻克金厦澎台,作出贡献者有20多人。
                                                         (资料来源:郑成功网 作者:蔡永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