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一柱香火连两岸

石狮寺庙 

    “王爷信仰”是闽台共有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这种以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深刻社会背景的文化现象,体现了海峡两岸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一种特殊的认同性和归一性。敬心亭里一块块的石碑记载着募缘题捐人员名单,记载着几百年来的泉台两岸善举。几百年来,斗美宫几经重新修建,都得到台湾的王爷信徒们大力支持,才使这座历史久远的文物古迹得以重焕光彩,得以继续搭起闽台信仰传播的桥梁。
    近年来,台湾有十多座宫庙来祥芝斗美宫寻根认祖,接上神缘。追溯其建庙源流,大多直接或间接与石狮斗美宫有祖庙分灵关系。
    祥芝斗美宫三王府信仰传入台湾,大多以“放王船”这种闽南特有的习俗为主要途径。据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记载:“五月无定日,里社禳灾,先日延道设礁。至期以纸为大舟,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即指乾隆年间)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祥芝为清代泉州地区著名的造船基地,许多王船的建造即出自祥芝能工巧匠之手。且祥芝斗美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放王船”的最佳出发点。不仅斗美宫自己“放王船”,就连著名的泉州富美宫所制造的王船也指定在祥芝港出海。

王船出港时,三王府均择定祥芝某艘渔船护送到外海。在择定的海洋上详细作好各种交接手续,确定罗盘航向,使王船自然漂流。有的斗美宫醮会放送的“王爷船”漂到台湾,直接分灵建宫。其中,台湾梧栖斗美宫、台北三重市斗美宫曾拾获祖庙送出的王船(或船中遗物),建宫时直接取“斗美”为名,以示木本水源之情。台湾苗栗竹南镇德胜宫,也保存有当年王船上标识“斗美宫”字样的遗物。
    有的则是闽南移民把石狮斗美宫传至家乡各处分庙的神灵香火带进台湾,然后在台湾各居住地建庙以祀。梧栖斗美宫中至今尚保存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5)从祖庙分炉而去的石雕香炉。台南县将军乡保济宫的池王爷来自石狮大仑村。
  再者就是台湾同胞到闽南谋生,返台时把在石狮斗美宫“过炉”的神像带到台湾建庙祀奉。苗栗后龙港乾富宫、乾灵坛、高雄公馆湖内乡福安宫、桃园慈隆宫、艋舺集义宫、嘉义东石慈安宫、台北隆宫、板桥梧灵宫等都与祥芝斗美宫有着亲密的关系。
    崇敬王爷,成为泉台民间信仰的一个共同点。放王船之风也传入台湾。乾隆间《重修台湾府志》卷十三《风俗》载:“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木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跪送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
    台湾对斗美宫三王爷的信奉,其实就是安抚移民思乡之情结,这片茂密的宗教信仰丛林,曾是台湾移民心灵的一个栖息地。艰难、危险的时候,人们向这里求得支持和保护;思乡、怀祖的时候,人们也向这里寻觅故土文化的亲切气息。泉台一脉同根、一本同源,台湾人民对故土神袛的信仰,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对故土文化的依恋和对故土文化的认同感。近年来,台北新庄擎天府、桃园龟山天玉宫也来祥芝参访,与斗美宫结为兄弟宫庙,象征着两岸骨肉同胞血溶于水的亲情。从1988年至今,每年均有台胞组团来谒祖参香。
                                
(节选自石狮广电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