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龙柱媲美天后宫

泉州其他寺庙 ⒃ 

泉州天后宫有一对龙柱,传说是两个师傅师仔打的。若说东西塔是师傅师仔两个人建的,工程浩大,两个人怎么有法伊?而说天后宫的一对龙柱是两个师傅师仔一人打一支,就真实可信了。天后宫两支龙柱确实刻得很好,一模一样,活龙活现,非常出名。只要认真观看,仔细欣赏,两支龙柱还是有区别的,一支好, 一支好上加上,石龙神态生动,就像是活的,仿佛随时都会飞上天去。

讲到这里,观众朋友一定会猜说:好的那支龙柱是师仔打的,好上加好的那支一定是师傅刻的。正正相反,好的那支龙柱是师傅刻的,更加好的那支是师仔打的。怎么师傅倒输师仔呢?其实师傅的手艺在泉州一带是顶呱呱,没人会比得。当时建天后宫,正殿头前要竖一对龙柱,就特别聘请这位泉州闻名的师傅来打。于是师傅就带一个师仔来到修建中的天后宫,师傅师仔一人打一支龙柱。

这个徒弟跟师傅学功夫已经几落年了,师傅用心教,师仔用心学,不知怎么,师仔刻出来的石雕,怎么努力认真,都比得师傅的。人说师傅教师仔,都留一手,惊教会师仔,饿死师傅,师仔毕竟比师傅少岁,总有一日会打破师傅的饭碗。伫着没良心的,猪仔饲大不认猪哥做老爸,狮仔嘴须剃起来变做虎,会将师傅踏咧脚底。但是这位师傅很开通,一点仔也没保留,尽心尽意教师仔,就将师仔当做自己的囝,没囥半步。就说这次打龙柱,师傅怎么刻,师仔就跟怎么刻,师傅怎么打,师仔就跟怎么打,一鳞一爪都刻得合师傅一模一样,虽然不敢说要比师傅好,但总可以说和师傅不分上下了。

两柱龙柱打好了,竖起来摆在石庭上一看,人说不惊不识货,只惊货比货,两支龙柱竖做一下,自然而然就咧对比了,好歹也很容易看出来。虽说师仔刻的和师傅刻的一模一样,头是头,尾是尾,丝毫没差,但是师傅打的龙像活的,张牙舞爪,似乎会爬到地面上来,而师仔刻的龙好是好,形是有龙的形,只是无神无采,没有生气,说歹听一点就像一只死蛇缠在石柱上。看的人就纷纷议论了。

    有的说:"两支龙祧两尾龙,一尾精神,一尾拄眠。"
    有的说:"师傅到底是师傅,师仔到底是师仔,比得。"
    还有的说:"得罪,这种功夫,亵败师傅!"

听着众人的议论,师傅艰苦心,师仔更加坐不住。师傅就将师仔叫来,对他说:"你的龙祧刻没好,不是师傅不教你,自己囥一步。功夫要学说易也易,说恶也恶,这里是有秘诀的。靠手学就易,但是功夫就学死了,就使是师傅手牵手教你,刻出来的物件也是有形没神。学功夫得用手又得用心。用手靠师傅,用心靠自己。得自己用心去想,想说我要刻的物件是什么,在腹内先想好了,想清楚了,物件先在自己腹肚内活起来了,然后才动手去做去打。心里的物件活了,用心去做,就会得心应手,心到意到也手到,打出来的物件就活了,有形有神。同一种物件,各人想的没相同,做出来的就有没同的神采。若是我怎么做你跟我怎么做,我怎么打你跟我怎么打,心里自己没谱,那就只有形没有神了。这次刻龙祧,我先不说破,现在才点醒你,你才有深刻的体会,才会知这就是秘诀。"

师傅的一番话,真是经验之谈。师仔灵犀一点,豁然开窍。回去以后,心里就开始想,龙是啥模样的,要是见着一尾活龙,我一定重新刻一支龙祧。师仔暝想日想,行也想,坐也想,顾得吃,记得睏,到处去看人画的龙,看人雕刻的柴龙、石龙;厝顶的,抱祧的,墙壁的,都认认真真去看,记在腹内。看呀想呀,想呀看呀,人都消瘦落去,精神也疲塌了。

一日师仔仙仙倚,腹内还咧想龙,恍恍惚惚,迷迷茫茫,忽然眼前一光,哗啦啦一声响,只见一尾青龙,从天井中飞落来,盘在厝檐下的石柱上。咱古代有一则寓言叫"叶公好龙",说叶公很爱龙,一厝内的物件都有龙。龙在天顶知道叶公拙爱龙,就飞落来找他,哪知叶公一看见真龙,惊一下半死,很有讽刺性。这个师仔不是叶公,见龙不但没惊没慄,还万分欢喜,仔细观察龙的姿态,龙的威形,以至龙须是怎么卷的,龙尾是怎么摆的,龙爪是怎么动的,他都看得一清二楚,明至白至,深深地记在心里。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师仔是梦见龙了,一精神过来,就信心百倍,起铁锤铁,马上起身出门去打龙柱了。

几月日以后,天后宫修建好了,尽管大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但最吸引人的却是殿前的一对青草石的龙柱,其中那支被人称赞做巧夺天工的龙柱,便是师仔雕刻的。师仔得着师傅的功夫和秘诀,终于赢过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资料来源:泉州百姓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