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相关链接]
|
从番客婶到女强人 晋江早期出国华侨,大多为生计所迫离乡背井,抛妻别儿,单身浮海渡洋四出闯荡。他们在侨居地当牛作马,节衣缩食,把积蓄的钱汇回家乡赡养家属,俗称“侨汇”。据有文字可查,晋江在明朝嘉靖年间便有“侨汇”出现,以后渐次成俗。民国时期,晋江侨属的生活来源的70—80%,依赖“侨汇”,目前,晋江“侨汇”仍然不断,只是多数已从维持生活转为兴办乡镇企业。 “嫁侨吃侨”是和“侨汇”相关连的另一民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晋江妇女,尤其是侨属,从无参加生产劳动的习惯,唯依靠“侨汇”为生,“嫁侨吃侨”成为不成文的法规。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妇女改变“嫁侨吃侨”的旧俗,纷纷加入商业、乡镇企业行列,还出现了不少“女强人”。 (资料来源:晋江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