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风土地理

风云千载

风景名胜

风流人物

妇女风采

封神演义

风俗习惯

风物特产

风味食品

民居风格

艺术风貌

方言俚语

联系我们

[相关链接]

惠女服饰介绍

惠女服饰图解

净峰/小乍

崇武/山霞

大头髻

   (清末—20年代)

    用于结婚或喜庆日子,髻径二尺余,重达十来公斤。

目镜头

    (清末—30年代)

    结婚或其他喜庆日子的穿戴。

叭只髻

   (清末—20年代)

    婚后回娘家或生小孩后,住夫家的便装打扮,发髻长二尺以上。

大头髻

    (清末—40年代)

    婚后或大节日在夫家时的打扮。

双股头

   (清末、20—40年代)

    富贵人家小姐的便装打扮。

少女装

    (40—50年代)

    少女平时的打扮。

圆头髻

    (清末、30—40年代)

    用于结婚或节庆日子,取代了“大头髻”

巾仔

    (40—50年代)

    生小孩后住在夫家的打扮。

红花球巾

   (50年代—现在)

    用于结婚大典,逐渐取代“圆头髻”。

螺棕头

    (60年代—现在)

    当婆婆或祖母时的打扮。

螺棕头

   (60年代—现在)

    中老年人的便装、发饰。

婚饰

    (60—80年代)

    留有古俗余韵的结婚盛装。

包花巾戴斗笠

    (80年代以来)

    包花头巾、戴斗笠,在裤带和斗笠上作装饰,成了一时的流行式。

包花巾挎篮子

    (70年代—现在)

    婚后平常时兴的打扮。

风帽虎帽长命锁

    惠东地区(清末—30年代)

    儿童用品,用于御寒、佛诞游乡或其它节庆日子。

  

 

             (资料来源:惠女网)

返回